前几年工作的学校就在芝加哥的Grant公园和千禧公园旁边,总是想着可以到喷泉去边吃午饭兼边发呆,却从来都是在电脑前就胡乱扒拉完了,就像当年在北京读书时总想着长城近在咫尺,结果直到毕业9年以后才第一次登上长城。
芝加哥的公共雕塑也多是刚去的第一年以游客的心态游览了不少,如千禧公园里的两座人气雕塑:The Cloud Gate (豆子)和The Crown Fountain(电视喷泉),前者用不锈钢板无缝拼接出一个反射着来自各地的游客的面容,后者通过1000名各种族、各年纪的芝加哥人的面孔,展现这个大都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。
我的父母特别喜欢喷泉,不仅仅是因为它本身的美,更多的是因为芝加哥的夏天虽然短暂,但是在喷泉戏水的小朋友络绎不绝,热闹非常。可我后来才得知,原本的设计意图是不让人进入的!两栋电视墙中间的200多英尺长的花岗岩底浅水池,极其容易打滑,的确不适宜人在上边奔跑,万一摔了会让芝加哥市政府吃不了兜着走。
这让我想起了伦敦的戴安娜纪念圆环,戴安娜原居肯辛顿宫旁边有好几个纪念她的地方:戴安娜纪念儿童乐园、戴安娜纪念大道,还有这个圆环水池,确实非常有现代感,可是池边也是一排小字,提醒不要到水池里去玩——小朋友哪里管你!禁也是白费劲。虽然天气冷也要下去跑一圈!
而海德公园Serpentine画廊的户外建筑小馆,让人想到其实建筑也就是公共艺术的一种。2016年的几个小品都是几何模块搭成。
Kew Gardens的“峰巢”,可以说是各个感官的互动性都考虑到了:游客不仅可以进入内部,还可以用牙齿感受到链接到附近真的蜜蜂巢里的振动,而这些振动又通过电脑程式转变成音乐……唯一没有考虑到的是伦敦的雨,让玻璃地板湿滑不已(如果关注我的公众号“美国疯女博士”可以 看到更多图片和视频中哦),不得不经常短暂关闭来打扫。
多伦多市政府前的TORONTO雕塑,其实非常简单,但是胜在大家都可以自由的互动,我们在之前等几个印度女子不断的互拍、自拍,等到天色都暗了……
公共雕塑必须要考虑的是互动问题,因为它的巨型,因为它的长期性,更因为它花费巨额税款。这个树立于Grant公园南头的大型雕塑Agora,却少有人问津,这个雕塑以106个9英尺高的无头铸铁雕像组成,寓意从众思想的人群,其实内涵比其他的几个深刻的多,可除了可能捉迷藏的效果不错,大家感觉都是渗人的慌,不愿意久留,更不愿意互动。
而这个雕塑的造价是1000万美元!这在哪里都不算是个小数字,却引不来游客的驻足,可叹。可能更多的是政治意味,因为芝加哥的波兰移民众多,称为华沙以外最多波兰裔的城市,而这个雕塑的设计者正是一个波兰人,而且讲诉的也是波兰经过二战和苏联占领大半个世纪的历史。
要想公共雕塑不成为只是拍个照留个影的城市背景,无它,一要好看,二要好玩,寓教于乐才是最高境界,否则就像Richard Serra这个1981年建在纽约市联邦大厦前的公共雕塑一样反人类了……
强行把广场划为两半,没地方坐也没什么好看的,这样的公共雕塑在今天很难想象会有人去投资,也在建设了几年后就被拆除了——公共雕塑是为人服务的,不是仅仅是艺术。